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一触即发|扬名藏雪茶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08    次浏览

精选后准备包装的藏雪茶。本报记者姚斌摄 本报记者姚斌罗珺尹耀增望着眼前这条颇具现代气息的藏茶加工流水线,颠覆的,却是藏区罕见产茶、制茶的那份执拗!恍然间思忖,在班玛,茶马古道的清脆蹄音,莫非真的已成过往?9月27日那天,驻足于班玛县金色藏文化扶贫产业园的藏茶加工车间,看着茶工指尖跳跃翻转的片片青叶,将烘烤后淡淡的茶香拽进鼻息,一时间,“三色班玛”———“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的神韵沁人心脾。是班玛县林业局副局长陈国军,为我们一探野生藏雪茶的究竟揭开了神秘面纱。“它属于最典型的黑茶,生长在海拔3200-3500米的玛柯河林区,由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芽和嫩叶加工而成”,他解释道。难怪自打踏进果洛州域,迎宾待客的礼遇,每每透出的总是一缕缕藏雪茶诱人的清香。两年前,班玛县明确了大力发展藏茶产业的战略思路,在玛柯河流域开始了我省历史上首次规模化人工种植茶叶的尝试。两年后,从粗放采摘、粗加工到后来的精细化包装销售,再到目前正在尝试的砖茶加工,如今,班玛县已形成藏雪茶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成熟体系,班玛人生生踩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优质化”的新路子,不仅推进了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牧民脱贫致富。为把野生藏茶事业“做大做强”,按照“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区域、优先发展”的原则,班玛全县上下握紧拳头,打出一套“组合拳”:建成我省首个万亩(670公顷)藏茶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940公顷;构建“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扬帆上海拓宽茶叶销售渠道。一条流水线———我省首条藏茶加工生产线,却彰显着“班玛速度”,合着跨越式发展的催人鼓点,班玛县成立了藏雪茶产品加工、种苗培育、种植示范、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全省首个藏茶产业园区,藏雪茶加工基地配备了揉捻机、烘干机、压饼机、发酵机等先进设备,藏雪茶的加工生产由此步入产业化轨道。思路决定出路,随着《班玛县藏茶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前瞻2020年,班玛县藏茶种植基地可望突破3000公顷,实现藏茶产业生产总值3000万元以上。“有一天,藏雪茶会成为班玛的名片,不,是青海的名片!”陈国军肯定地答复。“会的,那一天,闻香识班玛,会成为一个传奇!”他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