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08    次浏览
马秋工作照“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正是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的这句话,激发了马秋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热情。1999年8月,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马老师踏进了邗江中专,开始了她的职教人生之路。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15年已成过去,马老师坚持手捧一颗爱心,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最终收获了学生们的成人、成功和成才。关注学生心灵世界 帮助学生成人过去人们形容一个教师的骄傲之处,总喜欢用“桃李满天下”,但职业学校的老师恐怕只有“小草”满天下,他们的学生上不了显赫的名牌大学,也难以做出骄人的成绩。在马秋看来,把一个好学生教好自然不难,而把所有学生教好就不容易了。所以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马秋选择了带领她的“小草”们走向四方,在最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教育是爱的事业,职业教育更需如此,只有拥有高度的责任心,身体力行用真挚的爱去感染学生,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工作以来,马秋除了担任专业课教学外,一直还担任管理难度最大的男生班的班主任工作,每当学生有过失时,她总用宽容去感化他们的心灵;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时,她会用满腔热忱点燃他们的希望。尊重、信任使马老师和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2008年9月,马秋自己的孩子开始了幼儿园的生活,恰逢此时,她接到了担任08机械班班主任的任务,这是一个由4个女生、31个男生组成的班集体,中专的男孩子大部分行为习惯不好,需要老师格外耐心地教育。从此,马秋的孩子每天总是第一个被送到幼儿园,最后一个被接走,因为邗江中专还有35个孩子在等着她。马秋记得当年班上有个学生叫李久婷,是一个瘦弱的女生,她的父亲远在广州打工,自己和母亲相互照顾。一天,李久婷红着眼睛来向她请假,经过细心询问后,马秋得知她的母亲生病住院了,马秋安慰了她,就立刻陪着她来到医院,找到医生了解情况,还好,没有大的危险。随后,马秋鼓励李久婷要勇敢坚强,尽心照顾好母亲,落下的功课有马老师替她补上。有了马老师的坚强后盾和帮助,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李久婷一直奔走于医院和学校,后来她被评为邗江区“孝德之星”。马秋班上的吴悠同学是一名来自杨寿的男生,爷爷奶奶年迈,父亲身患重病,家里全靠母亲和姐姐,他从小贪玩,还任性、不计后果。由于爱上网,住校后,常常溜出校园上网,甚至有时深夜翻墙外出上网,接收这样一个孩子,马秋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多次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进行攻心战,谈家庭、谈父母、谈未来……可是效果甚微。当时正值农忙季节,马秋请来其母亲,建议带吴悠回去帮助农忙,能让他干的都让他干,体验生活,思考未来。其实,干活是假,让他体会生活的不易才是马秋的真正目的。一周后吴悠再次返校,再谈心时,他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看得出来,实践教育起了效果了,接着趁热打铁,马秋结合李久婷的故事,在班级掀起了一股“孝德”之风,并精心策划了“孝顺父母、铭记四心”的微型德育课,学生们深受感动,尤其是吴悠一天比一天懂事,一个月后,他母亲再次来到学校,紧紧握住马秋的手,激动地说:“感谢老师!是你改变了我的孩子!”该课还因教育效果突出,获得邗江区中小学微型德育课赛课一等奖。 2011年9月,送走了机械班,马秋又接下了2011级机电1班。该班42人,只有两名女生,很多同学对学习都没有信心,班上有一个叫陈晨的同学,内向、从不多话,表面上看不出特别之处,就在一学期快结束时,他有了退学的念头。假期中,马秋骑着自行车找到了他家,遇到了他的姑姑,了解情况。原来其父亲没有文化,无固定工作,在工地帮人打小工,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后,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的伯父就一直和他们住在爷爷奶奶留下来的房子里,靠他们照顾。母亲是个外地人,觉得生活没有盼头,就离开了这个家,杳无音讯。从此,一家子的生活全靠他父亲打小工的钱和亲戚的救济,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知道情况后,马秋深受触动,并认真地劝陈晨,“你是这个家的全部希望,你要立志担起这个家,不仅不能退学,还要学到更多的本领,将来改变这个家,学费、生活费,老师来想办法,帮你解决。”最后陈晨感动了,留了下来,由于费用有了着落,陈晨学习起来更加认真,进步很快,马秋把他推荐到学校技能集训队,通过刻苦的训练,陈晨连续两年夺得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市技能大赛一等奖,今年还获得了省技能大赛三等奖。现在的陈晨已经越来越有信心,他已经立志未来要做一名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实现这个家的全部梦想。钻研课堂教学艺术 促进学生成才工作以来,马秋长期站在具有升学压力的综高教学的一线任教电工电子专业课,一直将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她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不断追求有效课堂,而且经常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深度反思,主动和其他教师们共同研讨,她所教的班级每年都有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学校同事曾感慨道:马老师你是福星呀,每年你教的班,本科人数最多。15年来,马秋始终把“对得起孩子的未来,对得起家长的信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想法放在思想的首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当看到孩子贪玩不学,她比谁都着急,看到孩子解出了一道道难题,她比谁都高兴。2009年,学校任命马秋担任计算机专业电工的教学,因为该专业课成绩上不去,连续几年没有本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马秋接手后立即开始综合各种教学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并精心备课、选题,让学生觉得这门课并不是那么的深不可测。在兴趣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并对尖子生制定了一份详细培优计划,马秋放弃了所有的午休时间,义务给学生答疑、复习、提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2年的对口单招中,学生的专业课成绩大幅度提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综计班的3名同学总分远超本科分数线,被录取到心仪的本科院校继续就读。送走了计算机班,因为教学的需要,马秋再一次接受挑战,担任11综高机电班的电工电子教学。对于所有的学生,电工电子都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坎,在机电专业,电工电子难度更大、比分更重。300分的专业综合试卷,以往好学生最多只能考到180分。学生经常因为电工电子的短腿而失去读本科的机会。于是,马秋再一次放弃了休息时间,教学研究、批改试卷、培优补差……每天中午,办公室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在去年的中,她班级的吕程同学以222分一举夺得扬州大市机电专业综合理论的状元,唐国祥、刘晓东的综合理论也成功破200,唐国祥以超过本科分数线50分的优势被江苏理工大学录取。如今,这三个学生都被本科院校录取,即将走上他们灿烂的人生之旅。专注学生技能训练 促使学生成功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马秋深知技能对未来的重要性,利用课余时间,她潜心钻研,先后获得了电工高级工、无线电调试高级工、电子产品工艺设计高级工证书,还通过了电工技师的考核。在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她服从学校的分工,先后担任过06电子、07电子、08电子的中级工考工训练。技能是学生的立命之本,马秋通过精心指导,认真训练,她所指导的学生考核均100%通过,为学生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一直坚持踏踏实实,潜心专研,马秋老师的教育教学的水平获得了大家的一直赞同,也收获了累累硕果:江苏省两课评比研究课;扬州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扬州市两课评比一等奖;扬州市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国培说课大赛一等奖;国培优秀学员;扬州市技能大赛三等奖;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邗江区中青年教学骨干;邗江区微型德育课一等奖;邗江区优秀班主任。此外,她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参与了三个省级课题的研究,担任子课题负责人,一个已结题,另两个正在研究中;她还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正规刊物发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班主任工作上,马秋都坚持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以高尚的师德标准衡量自己,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尽管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但马秋老师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将爱的火苗继续延续,将永恒的爱播撒人间,用师爱铸就 “三成教育”的金钥匙。作者:曹萌怡